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首位,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压力增大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等原因,使得胃癌呈现年轻化倾向。
胃癌的病因 1.地域环境及饮食生活因素 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长期食用熏烤、盐腌食品的人群中胃癌发病率高,与食品中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含量高有关;吸烟者的胃癌发病危险较不吸烟者高50%。 2.幽门螺杆菌(Hp)感染 我国胃癌高发区成人Hp感染率在60%以上。Hp感染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加上环境致病因素加速黏膜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导致畸变致癌;幽门螺杆菌的毒性产物CagA、VacA可能具有促癌作用,胃癌患者中抗CagA抗体检出率较一般人群明显为高。 3.癌前病变 胃疾病包括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后的残胃,这些病变都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过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增生,有可能转变为癌。胃黏膜上皮的异型增生属于癌前病变,根据细胞的异型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重度异型增生与分化较好的早期胃癌有时很难区分。 4.遗传和基因 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胃癌患者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其胃癌发病率较对照组高4倍。胃癌的癌变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多阶段发展过程,涉及癌基因、抑癌基因、凋亡相关基因与转移相关基因等的改变,而基因改变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胃癌的分类 按大体形态分类: 1.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局限于胃黏膜和黏膜下层的胃癌,按肉眼形态可分为隆起型、平坦型和凹陷型。
2.进展期胃癌:是指癌组织浸润深度已超越黏膜下层的胃癌,又可分为息肉型、局限溃疡型、浸润溃疡型和弥漫浸润型四类。
胃癌的临床表现 早期胃癌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人有恶心、呕吐或是类似溃疡病的上消化道症状,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肿瘤的生长,影响胃功能时才出现较为明显的症状,但均缺乏特异性。 疼痛与体重减轻是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患者常有较为明确的上消化道症状,如上腹不适、进食后饱胀,随着病情进展上腹疼痛加重,食欲下降、乏力。根据肿瘤的部位不同,也有其特殊表现。贲门胃底癌可有胸骨后疼痛和进行性吞咽困难;幽门附近的胃癌有幽门梗阻表现。 当肿瘤破坏血管后,可有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如肿瘤侵犯到胰腺,可出现向腰背部放射的持续性疼痛;如肿瘤溃疡穿孔则可引起剧烈疼痛甚至腹膜刺激征象;肿瘤出现肝门淋巴结转移或压迫胆总管时,可出现黄疸;远处淋巴结转移时,可在左锁骨上触及肿大的淋巴结。 晚期胃癌患者常可出现贫血、消瘦、营养不良甚至恶病质等表现。 胃癌的传统疗法 1.手术治疗 根治性手术:原则为整块切除包括癌灶和可能受浸润胃壁在内的胃的部分或全部切除,按临床分期标准整块清除胃周围的淋巴结,重建消化道。 姑息性手术:原发灶无法切除,为了减轻由于梗阻、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引起的症状而作的手术,如胃空肠吻合术、空肠造口、穿孔修补术等。 2.化疗 用于根治性手术的术前、术中和术后,延长生存期。晚期胃癌患者采用适量化疗,能减缓肿瘤的发展速度,改善症状,有一定的近期效果。早期胃癌根治术后原则上不必辅助化疗,有下列情况者应行辅助化疗:病理类型恶性程度高;癌灶面积大于5厘米;多发癌变;年龄低于40岁。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姑息手术后、根治术后复发者也需要化疗。 3.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可针对性地损伤癌细胞,减轻正常细胞损害。目前胃癌靶向治疗药物种类及作用均有限。 4.支持治疗 旨在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包括镇痛、纠正贫血、改善食欲、改善营养状态、缓解梗阻、控制腹水、心理治疗等。 干细胞治疗胃癌
我国胃癌诊断率低,仅占2%-10%,多数病例确诊时已为进展期胃癌,除手术治疗外,辅助放化疗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然而,全身性化疗需要的药物剂量较大,副作用较为明显。
因此目前国内外学者致力于研究出一种新的特异性较高的胃癌治疗方法。
基因治疗是一种特异性较高的治疗方法。而在靶向基因治疗中选取合适的治疗载体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步骤。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趋肿瘤性、低免疫原性、易于基因改造等特点,有作为基因治疗高效载体的潜力。
干细胞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
1.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肿瘤趋向性
肿瘤组织释放的多种炎性因子利于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归巢。间充质干细胞还可以跨越血管内皮。此外,在间充质干细胞表面发现了多种细胞因子的受体,这些受体可特异或非特异性地与相关因子结合,趋化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黏附、跨越血管内皮至肿瘤组织。
2.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低免疫原性
间充质干细胞的低免疫原性有利于逃避免疫系统的清除,这为异种干细胞移植治疗胃癌提供可能。此外间充质干细胞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调节T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的活性,这降低了间充质干细胞被机体排斥的风险,扩大了异体干细胞应用的范围。
3. 间充质干细胞易于基因改造
目前可以使用病毒、慢病毒、逆转录病毒等转导体系,对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改造,使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更为明显的抗肿瘤效应。
干细胞治疗胃癌的研究进展
基因修饰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胃癌实验研究多选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脐血间充质干细胞,采用腺病毒、慢病毒、逆转录病毒或其他非病毒传染体系,制作基因重组干细胞,再通过静脉或皮下注射方式将重组间充质干细胞回输至肿瘤模型动物体内。
2013年我国青岛市立医院中心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使用基因改造后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了一项胃癌的研究。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LIGHT基因改造转入间充质干细胞(LIGHT-MSC)内。然后将包装有LIGHT基因的间充质干细胞注入胃癌模型小鼠,14天后测量胃癌小鼠肿瘤的近似体积。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使用LIGHT-MSC的治疗组显示出对肿瘤生长的强大抑制作用。肿瘤组织的病理切片检查显示,LIGHT-MSC组的肿瘤坏死面积也大于单纯MSC组。此外,我们发现具有LIGHT-MSC能够显着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该项研究表明,携带LIGHT基因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有可能被用作治疗胃癌的有效载体。
2015年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中心实验室和河北省滦平县中医院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转染白细胞介素12基因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胃腺癌细胞的影响的研究。他们使用慢病毒载体将白介素12基因转入脐带间充质干细胞(IL-12-UCMSCs)中。然后将IL-12-UCMSCs与胃腺癌细胞共培养,然后对胃腺癌细胞的侵袭迁移水平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显示转染了IL-12 基因的UCMSCs可以使胃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和迁移能力明显下降,胃腺癌的凋亡率明显增加。该项研究表明UCMSCs可作为 IL-12 基因的载体靶向追踪胃腺癌细胞,发挥肿瘤治疗作用。
南昌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也以间充质干细胞为载体进行了一项治疗胃癌的实验研究。研究人员使用慢病毒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基因改造,向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转入了NK4基因(NK4-BMSCs)。然后使用NK4-BMSCs与胃癌细胞共培养。同时也将NK4-BMSCs移植入胃癌小鼠体内。研究结果显示NK4-BMSCs对胃癌细胞具有趋向性,而且移植了NK4-BMSCs的胃癌小鼠体内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单纯BMSCs移植组和对照组。NK4-BMSCs治疗组胃癌小鼠体内肿瘤细胞坏死率明显高于单纯BMSCs移植组和对照组。该项研究表明BMSCs为载体的NK4基因治疗抑制肿瘤血管形成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使肿瘤组织坏死增加,从而抑制胃癌皮下移植瘤的生长。MSCs可能成为胃癌靶向基因治疗的有效细胞载体。
编者语
干细胞目前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中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较易、趋肿瘤性、调节免疫应答等特点受到关注。在肿瘤靶向治疗方面,初步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目前的实验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基因载体可以用于胃癌的治疗。
但目前间充质干细胞的基因治疗仍存在一些关键性问题。基因重组使用病毒转导系统可能带来插入突变、活化致癌基因、导致细胞分化等风险,其安全性还有待验证。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的靶向效率也有待提高。此外合适的治疗基因也有待发现,以增强基因重组间充质干细胞抗肿瘤效力。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研究中进一步阐明。相信随着再生医学、干细胞组织工程学和药剂学等学科的发展,基于间充质干细胞的肿瘤基因治疗有望得到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为其将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胃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